2016.4.1
"是因為田都沒有了,種不了米,做不到黃酒。這裡啊,九十年代以前是非常熱鬧的。還有基本上每家都自己釀黃酒啊。九十年代後,人都出去工作,以前很少人出去工作的,但沒有田了,也不可以種田了,也沒有酒了。而現在因為要做古鎮,水邊的人都被趕走了。"
一個年輕的村民說。
只是幾步之遙,這裡是個完全的江南水鄉,世外桃源,同時是黃酒之鄉。與外面的庸俗小鎮隔絕,猶如回去"古"時候。
古鎮之所以為"古",是與新、現代來對比吧。這代表古的房子拆剩了多少。古鎮之大小,也只是政府要拆你多少地方。而政府的做法,就看它眼光和修養了。懂得欣賞傳統東西的人很少,懂得完整保留的更少。江南地區還比較好"一點",廣東地區就不用說,不堪入目。
說回來,因為要做古鎮,沿水旁的人都要搬走,一個鎮變成"古"鎮是最危險的事情。這代表這個地方將要"不同"了,這種不同危及這個地方的人,危及這裡的老建築。基於中國旅遊行業開發人員基本上是腦殘、沒品味、沒內涵(當然多麼希望他們不是)。可是,他們基本的做法就是趕走當地人,引入各種小資西式飯店、大資酒店、旅遊紀念品、明信片,總之是各種與這個地方沒關聯的東西。縱使有關聯,都是本著要賺錢的模式來進行。總之把"錢"這些價值在各種地方放大,然後不顧一切做他們所謂的"旅遊業",一點都不關顧當地人生活模式。要想說,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用錢去衡量的。
如果發展旅遊行業不是基於資本主義的想法去做,殺傷力倒沒有這麼大。
沒有這麼大,還是有傷害的。
而最矛盾的是遊客,一窩蜂的來看老東西、當地人文化,但是都給你們拼命現代化趕走,人都沒了,看甚麼? 看博物館裡給玻璃櫃的死的文物?死的簡介?說一堆這裡有多古老,然後用個自拍棒拍幾張照片就炫耀一下或者拿著一個臭單反粗暴地拍拍拍,橋上的老奶奶都已經躲開了,還在拍。這種遊客,為拍到自己所謂心目中的美麗景色,毫無攝影道德,相機變成武器,可恨!
2016.3.30
中國旅遊景點的可怕之處
是晚上十時仍聽到工程的聲音
中國旅遊景點的可怕之處
是一直翻新無可再翻生的馬和路
建設無可再建設的高級酒吧、牛排店、酒店 、法拉利店
然後一群中年婦人搬地板、種花
建設再建設本來就美翻的西湖
護衛員在雨夜黑夜燈光呆站放下裝了一天的威嚴;清潔人員坐在階級上看著濕漉漉地板掃無可掃;
最可怕莫過於住在旅遊景點旁
稍有一刻離開自己都令人塞息
1/4/2016
我行走在哪裡都是一樣的街道
我行走在哪裡都在建設的路上
沙塵分散在我肉眼看不見的緯度
鼻子嗅不到的塵埃味道
或許當肺容量被塞滿時
嘔吐物會化成石灰
身體會容許我打一個極度冰冷的顫
有誰能感受迷失在步伐的可怕
當周遭環境都不再能夠欣賞 在橋上卻有個被截腿的人向著你乞討 說著我兩天沒吃飯 掏錢叫我幫他買個方便面
而相隔不遠的遊人與河自拍
而我在這裡
而
而
除了感受無力之外
除了感受絕望之外
除了感受無力之外
除了
除了
2016.3.25
像病毒般散播的小資文藝商店
廈門 沙坡尾 僅次摩天金融大廈
侵入被逼逐走的舊房子
老嬤嬤 探頭看看外面街道
竟比自己衰老的面容還要迅速
都來不及左右觀望
前方又新開了一間高級麵包店
一磚磚長方正圓十字在櫥窗展示著
牙齒咬不下結合西化又或日本風的光鮮、簡化的小清新設計的商店。以為自己能實踐自己的創意,與眾人不多的想法,其實和一式一樣的屏風樓房相差無幾。這可以是潮流,這可以病毒;這可以是文藝氣息,這可是資本主義凌駕於文藝之上。當然有一些是真心做的,在巷內。沙坡尾仍然有真正文藝書店,不裝扮,是直率真摰,不論價錢氣息,自然而然。亦有裝扮令人舒服陶醉的書店,放著禪靜心的音樂,裝潢別緻,書賣得特別貴。
看見的只是被控制的風格,卻被自我滿足。這種滿足很危險,會很容易忽略仍在生活的居民。我看見的這個小區的舊樓房仍是在生的,卻一步步被這種充滿資本味的文藝商店像病毒般侵食。看看那船廠外牆的海鷗牆花,下方那個"拆"字 ?更大的惡魔在來,所有的空間可以一剎那被化為烏有。
可能,唯一可以對付惡魔的方法只有大家不把錢掛在額頭上。
(沙坡尾是一個好地方,只是一個過客說兩句,但是到哪裡都只是個異鄉人,包括家鄉。)